2009年5月15日星期五

灵魂的远行 The First Final Voyage

La première finale  voyage

一个关于WoW的记忆,也是一个关于兄弟的记忆

故事开始于05年的夏天,感谢那次分班考试,初三下学期能享受少有的清闲。当时班里的流氓、骡子、佛、爷们儿进驻了CWoW,在那个WoW梦开始的时代,他们关于WoW的讨论深深吸引了一个Starcraft & Warcraft系列的爱好者。我起初只是关心新的剧情,海加尔山之战后的世界、雷克萨的去向、寒冰皇冠上的哀伤,后来佛借我他的帐号,我小小探索了一下,新的世界确实让人深感震撼,于是一头灰色毛皮表情无奈的小牛诞生在了红云台地,加入了朋友们的队伍。

有人问我为什么玩德鲁伊(当时最不受重视的职业),我经常告诉他因为我喜欢变化,想体验别人的生活,不想在一条路上走到底。image

哥们儿们起的名字很有趣,一看就是一伙的: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个位置占全了,我只能自己起个名字了=。=

image 我们都是休闲玩家,只有周末玩上几小时,熄灯前的时间在学校讨论讨论的日子也是挺开心的。流氓当时是高玩,弄了本游戏指南,天天研读什么最值得一做的任务、副本攻略,我就省了,有事儿问他,呵呵。他讲完了,不忘了告诉我“多少血了?我秒杀你。”此句后来常被主席引用。

一年之后,大家全都60了,除了我还是在lvl48徘徊。这一年,班上转来了一位很有故事的人物,真哥。虽然最开始他不怎么说话,一个肉球躲在墙角,可是不出两天,就和哥们儿们打成一片了,因为。。。。我们发现此系WoW高玩,统御+塞纳里奥的drood,然后事情有了转折,很快真哥也加入了我们,最开始是一个小战士,后来凭借4K万亿家产,收购了一个EpicGeared的战士角色(虽然在玛拉顿里被lvl48的dro的回春OT导致灭团),可是他却很少上线,Raid经验丰富的他却没有参加任何新的Raid。回到学校,晚间真哥的“科普讲座”绝对亮点。

高一的生活还不是很紧张,记得小何在我们开学的第一天晚上感叹:“哎,我们这三年都干了什么啊?”确实,初中没有给我什么深刻的印象,不过高中的这个班和班里的兄弟姐妹绝对是天下难找,毕业了以后我越来越感觉有多幸运。

高二开始了,哥们儿们开始了MC的Raid,之后是黑龙MM,主席也作为一个猥琐的巨魔萨满加入了窝窝队伍。这期间,我也爬到了60,在经验条消失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有些迷茫,这是新的开始,而我毫无准备。我想到了高考以后的生活,是不是也会发生于此时类似的事情,我知道所有的都会过去,那一天终会到来,感觉应该对可以预测的未来做好计划。最初对高中结束后的间歇的计划是出去旅旅游,打打工,会会友,谁料到事情总是那么富于变化。

高二发生了很多事情,三个机械试验室的哥们儿忙于做项目,更换了一批教师,市长找到了新加坡的企业赞助的留学机会(><强大饲料,你高中三年级Happy了整整半年多,太爽了!),骡子成了午夜电话男,杨佛加入我们寝室,我们让傻肥和母鸡在全班人的面前囧了一回XD,地理老师有了小孩,爷们和冉姐着实吓了我们一跳,跟真哥学网球,大然通过竞赛成绩保到上交大,龙哥去了上海,小何和大宋去了北京,我们找各种理由去捧“金汉斯”场,闭着眼睛都能知道上烤肉的顺序。。。。

骡子交换到了一个与真哥当年一样级别的德鲁伊角色,开始投入疯狂的Raid中,一天我7:00上线看到了骡子,问他“这么早就上线啊^^”,他回答“是一宿没下线,黑翼来着”,我的下巴啊,都贴了地了。后来这个角色的归属虽然几经周折,最后还是和西白虎一起保留了下来,后来成为了老头的账号。

image image

高三我有幸坐在老头身边,一流的才子,《雷雨》等精华短剧的导演,老头去考了艺术生,后来却学了日语,我感觉挺遗憾的,中国的电影艺术啊。。。够呛啊。。。考大外之前,老头经常躲在一摞书的后面,拿泡菜就着泡了牛奶的饼干或者孟哥和主席带回来的食物充饥,举着一个手机四处偷拍,研究各种电影评论,嗓子眼儿里哼着小曲儿。老头的西湖醋鱼:

高三我们基本没有什么时间玩窝窝了,骡子后来也保到了上交大,有了一学期的轻松愉快,不过骡子很少上窝窝,他说是没有朋友没意思——我觉得骡子在那以后做的很多事情都使我很佩服他,给高中生做家教,地震时候去红十字会帮工,再去听听新东方的课,这明显比在学校里圈着有意义多了。当然,他也经常回到学校住几天,躲在几个小屋里或者出去各种帮工,三个月没和他联系了,想念啊。见到他一定要捏鼻子啊,好软啊。

高中结束后,真哥又开始了新的WoW征程,小何、星星也加入了窝窝队,虽然是短暂的。好佛重拾了一阵子,然后又离开了,就像骡子一样。时至如今,服务器上能看到的就剩下流氓、爷们、真哥,偶尔还有主席了。听说后来还有很多人加入了窝窝队,不过是和大学的新朋友们一起了,比如傻肥,嘎嘎,估计是头肥憎恶吧XD(啊,傻肥,不要扁我)。

听真哥说挺想念以前的哥们儿们,在新的环境中,再也没有发现像以前那些哥们儿那样铁的兄弟。听说真哥现在健壮了,更像是一个武警同志了,呵呵。

细雨中,窝窝上我们最后的团聚,好佛骑上了祖格虎,很威风的样子:

image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我们这一代人。89,90。(转)

花开无声,岁月无痕……我们这一辈也就是97年开始上小学02年上初中05年上高中08年上大学的12年或者13年毕业的我们知道的太多,看到了太多,听到了太多,新的,旧的,保守的,前卫的,国内的,国外的,单元的,多元的我们有些时候对于新的东西感觉很新鲜然而慢慢的我们发现其实这是一种负担我们这一代活的很累很累很辛苦却也捱到了大学终于要和年少轻狂说拜拜了有些不舍,有些迷茫我们这一代人生于非常恶心的夹缝中的一代,可以说是80后也可以说是90后我们抓住了80文化的尾巴却给90凶狠地咬住了脚,夹在了 8和9 之间,在网上左右不是人...说我们是80后可是80后的很多东西我们没有听说过,说我们是90后我们却没有那么不知轻重,没有那么非主流我们总是最适当的先接触到新生事物比如QQ,手机短信,bbs,网络文学,MP3……我们这一代注定不凡我们出生的时候,家里的电视是黑白的,家里有录音机,自行车,洗衣机,缝纫机……那时候每个人出生一百天时候会去照一张黑白的相片。慢慢地,我们长大了,我们看的电视是西游记,白娘子传奇……动画片是金刚葫芦娃,黑猫警长……吃的冰棒是水果味的,还有绿豆味的,奢侈一点的就吃雪糕,二毛五钱就可以买一条冰棒,过节就提高生活水准买根一块的,后来涨价到五毛,雪糕要一块喜欢在地上拍贴画,玩弹珠;看的书是连环画,黑白的,印象最深的是从小吃方便面就只是为了里面的东西,卡啊贴纸啊什么的,一买就是几个学期小时候老师要我们向赖宁学习,就是那个为了救森林大火而牺牲自己的孩子。我们唱的歌是音乐书上教的粉刷匠,海鸥,我们去郊游……那时候我们读幼儿园又慢慢地,我们上小学了,小学过的好慢。作业是写拼音,抄生词,组词,造句,背课文下课了就到处疯,在操场上拍样片,跳皮筋,踢毽子,放学回家要排队大风车开始出现了,小龙人开始出现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舒克和贝塔,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叮当猫,奥特曼,七龙珠,宠物小精灵出现了足球小将热播天天跟,然后男生喜欢上踢足球,放学了一大群人找个地方就踢球四驱小子也来了,我们开始玩四驱车,很贵,要十几二十块一辆灌篮高手扫荡全国,记得每天最盼望的就是赶紧放学回到家每天一集下午6:30,虽然那时候什么也不懂但是每个人看了都很感动,男生觉得晴子那个漂亮,女生整天流川枫我爱你...很深的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我们打的游戏是超级玛丽,魂斗罗,坦克大战,街头霸王97年香港回归,第一次开始真正关心政治?98年的时候发了一场大洪水,淹死了好多人,觉得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那时家里的电器渐渐地换了,没人再用录像机了,都换VCD和DVD了老爸老妈的工资不断在涨那时候周杰伦刚刚出道,最开始听到的是《爱在西元前》和《简单爱》,全班同学异口同声的在同学录上自己最喜欢的歌手上写了 周杰伦小学快要毕业的时候F4一炮走红,那个时候只记得全城走到哪里哪里都是流星雨,真的叫做家喻户晓连老太太都会哼几句我们这一代人也可能是父母对我们期望最大的一代,要求极为严格。要我们上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我们一边学,一边玩,生活地不亦乐乎。我们不知疲倦地写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课后练习,然后发现参考答案里面很多是错的初中的时候开始迷恋周杰伦,后来出了个蔡依林,再后来出了个潘玮柏。买海报、买磁带买疯了。男生女生早恋开始了,呵呵,这个不用说,现在的学生更早初一时,新概念作文第一届出版了,韩寒,郭敬明渐渐出名了,《三重门》来了到后来,痞子蔡也来了,追着看《第一次亲密接触》看的电视是什么呢?呵呵,《流星花园》。虽然被禁播了但是好像每个人都能有办法看到,看过的给没看过的添油加醋说个不停,衫菜的性格直接影响了一代女生后来呢?哈哈,《还珠格格》,当时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感动的一塌糊涂,现在想想好弱智!2003年的时候候,SHE走红,还有什么阿杜,TWIMS什么的,音乐就多了我们是最后一代还听说过《水手》的人周星驰的搞笑电影……电影也多了书就更多了,简直是泛滥,就是没我们小时候那么单纯啊韩国风也吹来了,《我的野蛮女友》成了全国女生争相模仿的对象……初中的时候平时看的最多的就是两块五一本的男生女生,少男少女之类的杂志,一个人买了一本一个月后传遍了全班2001年的时候,世贸中心被拉登老哥撞了那年10月,国足出线了,日韩世界杯期间课都不上了学校组织看比赛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了,中国入世了!那是中国很辉煌的一年!初二那年cs和最早的《传奇》开始风靡,很多男生从此一入吧不复返,男生玩游戏被抓挨批,女生什么也不懂以为早恋新鲜不谈浪费也被批上了初中最早学会的是怎么暴粗接着,QQ更加泛滥,网络更加游戏泛滥,手机泛滥,火星文泛滥……我们都赶上了,生活越来越丰富多采了,文化越来越多样了,人长大了,在这个物质越来越泛滥时代,我们也开始烦了,叛逆了,跟老爸老妈顶嘴吵架,中考的压力也渐渐大了……那年F D,给我留下列深刻的印象,钟南山那年很出名……03的时候,张国荣死了,梅艳芳死了,柯受良死了,罗文死了……那一年死了好多人。那一年最震撼我们的书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玩过了还是要好好学习,进了高中才隐隐约约感觉到未来的压力文科理科的争议还在继续,政策不停的改,我们只有往前走超女的歌又占据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最疯狂的娱乐就是去昏天黑地的K歌生活是非常紧张和辛苦的,但是我们过的很幸福。高三的时候我们想尽各种办法考个好学校。和我们同年的老同学有的入伍参军了,有的已经开始上班了,有的开始做生意了。我们还是天天猛K书……2008年9月,我们终于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上学后,开始诅咒那些说大学生活美好的师兄师姐。不知道是我们永不知足还是怎么,反正该玩的都玩了,生活内容就是在宿舍睡觉,或者看小说、上网。感觉就是无聊和郁闷。半年过去了。好歌越来越少,好电影越来越少了,看书也不知道看什么了。宿舍有网线了,伴着电脑,就老是玩通宵,在堕落中习惯,还是,在习惯中堕落?用着老爸老妈的钱有点愧疚了,想找兼职了但不知道做什么好;想学习,又始终觉得学不进去。觉得自己应该懂事点了,可就是懂事不起来。同年的人有的已经上班好几年了,有的孩子都有了……2008年,注定是不平凡的……关注5月12号四川地震关注奥运会关注伪劣奶粉事件,热血沸腾一把然后,等待毕业,工作,或者读研装装知识分子,或者开始异国他乡的北漂留学生活,或者做待业青年无业游民该分手的分手,能领证的领证。我们这一辈其实很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丰富的生活当中,但是我们远离了90中期哪些太过腐化的文化和风气,我们明白我们的责任和理想,我们虽然整天浑浑噩噩,懵懵懂懂,但是我们在做正经事的时候绝不糊涂。我们虽然无病呻吟,但我们知道如何苦中作乐,并且迎着困难勇敢的走下去。1989—2008,写了这篇东东纪念长大,很象流水帐,但也有一点代表性吧!目的是为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已经不再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了,是个大人了,要变得成熟一点了,该为自己行为负责了。大家天南海北,各奔东西。。。你也会突然觉得有点伤心,有点不舍,又有点怀念。。。从小学到大学,12年,有那么多人,那么多事,那么多疯狂与忧伤的日子。有些人路过了,有些人怎么也忘不掉。。。本以为上大学是一种解脱,现在却觉得是一种责任。人总要长大,又会在这期间碰到各种各样的相逢与离别,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刻起就应该知道,家,只是偶尔让自己停歇的港湾,总有一天要离开的我们迷茫但不糊涂,失落但不退缩,我们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管它前面有多少风雨。我知道如果有人看这篇东东,也一定是同龄人。也许小几岁也许大几岁大差别都不会大,希望你们珍惜过往的一切,把握现在的时间,走好以后的路。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记的时候,你反而记得清楚。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有同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