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5日星期二

【转帖】5只猴子的故事(戏说道德、阶级、信仰、迷信)

-道德的起源-

把五只猴子关在一个笼子里,上头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而这五只猴子都会一身湿。首先有只猴子想去拿香蕉,当然,结果就是每只猴子都淋湿了。之後每只猴子在几次的尝试後,发现莫不如此。於是猴子们达到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避免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想要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因为其他四只猴子认为猴子A会害他们被水淋到,所以制止他去拿香蕉。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的满头包,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後来实验人员再把一只旧猴子释放,换上另外一只新猴子B.这猴子B看到香蕉,也是迫不及待要去拿。当然,一如刚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B一顿。特别的是,那只A猴子打的特别用力(这叫老兵欺负新兵,或是媳妇熬成婆^O^)。B猴子试了几次总是被打的很惨,只好作罢。後来慢慢的一只一只的,所有的旧猴子都换成新猴子了,大家都不敢去动那香蕉。但是他们都不知道为什麽,只知道去动香蕉会被猴扁。

这就是道德的起源。

-阶级的起源-

实验人员继续他们的实验,不过这一次他们改变了喷水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拿香蕉的猴子,而不是全体。然后实验人员又把其中的一只猴子释放,换进去一只新猴子C.不同以往的是猴子C特别的孔武有力。当然猴子C看到香蕉,也马上想要去拿。一如以前所发生的情形,其他四只猴子也想海K猴子C一顿。不过他们错误估计了C的实力,所以结果是反被C海K了一顿。于是猴子C拿到了香蕉,当然也被淋了个透湿。C一边打着喷嚏一边吃着香蕉,美味但是也美中不足。A、B、D、E没有香蕉吃却也比较快乐,毕竟没有被淋到嘛。后来C发现只有拿香蕉的那个才会被淋到,他就要最弱小的A替他去拿。A不想被K,只好每天拿香蕉然后被水淋。B、D、E越发的快乐了起来,这就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嘛。于是五只猴子有了三个阶级。

这下子阶级也随着道德起源了。

-道德的沦丧-

天变热了,笼子里的猴子们想冲凉却找不到地方。终于出现了一位反潮流英雄,猴子HERO.HERO在无意中碰到了香蕉,理所当然的引来了一顿饱打。但在挨打的过程中,猴子们享受到了冲凉的乐趣。等身上水干了之后,猴子A在无意中碰撞了HERO,使HERO又一次接触到了香蕉,于是,猴子们享受了第二次冲凉,HERO遭到了第二次痛殴。在此之后,只要大家有冲凉的需要,就会有一只猴子X挺身而出,对HERO进行合理冲撞。大家对HERO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不同,在平时大家会对HERO异常温和,以弥补在冲凉时为维护规则而不得不对它进行的暴力举动。一天,在大家冲凉时,饱受折磨的HERO闻到了香蕉的清香,生物本能使它在别的猴子心有旁鹜时将香蕉吃了。而且此后没有了新的香蕉来填补空缺。猴子们陷入了另一个尴尬境地:没有冲凉的水,也没有香蕉,只有HERO.于是,另一个规则形成了。猴子在烦躁的时候会痛打HERO出气,HERO不得反抗。当笼子里的旧猴子被新猴子换掉时,新猴子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学会殴打HERO.终于有一天,老天有眼,历尽沧桑的HERO被另一只猴子代替了。猴子们失去了发泄的对象,只能任意选取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从此以后,笼子里的猴子们不吃不喝不冲凉,唯一的举动就是打架。

这就是道德的沦丧。

-道德的重建-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遗忘了。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象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信仰的起源-

五只猴子A、B、C、D、E三个阶级快乐地生活了很久。他们精确的给出了三个阶级的定义,即吃香阶级、拿香阶级和干看着阶级。可惜猴子A由于长期的水中作业无可避免地引发了它肺部功能的衰竭。一天他在例行的拿香蕉作业中跌倒了就再也没有爬起来。于是实验人员又送进了一只同样孔武有力的猴F.当然他还是对屋顶的香蕉很有兴趣。不幸的是他最终以微弱的劣势被以C为首的群猴再次海K.第二天,又到了拿香蕉的时候。猴子C很无所谓,反正他还要吃香蕉,反正他不会被水淋到。真正恐慌的是B、D、E三猴。F是那么的健壮,他们这些媳妇是熬不成婆了。他们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谁该去步A的后尘?猴子B、D、E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讨论谁最应该做下一个拿香阶级。猴子F很奇怪也很好奇,什么叫"拿香阶级"呢?猴子B、D、E解释道:所谓"拿香阶级"就是猴子界勇敢者的阶级。需具备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方能得此殊荣。猴子F闻听不禁有些神往,有些跃跃欲试。当然他最终达到了目的,作了唯一的拿香阶级。再后来,B、D、E三猴陆续被换出局,换来的猴子个个健壮如C.他们继续大大出手,不过目标不是香蕉,而是那个唯一的拿香阶级。

于是信仰也出现了。

-迷信的起源-

后来A终于被好心的实验人员拉出了苦海。新来了猴子F.C觉得有必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地位,B、D、E则生怕自己顶了A的缸……在各种复杂心情的作用下,B、D、E在C的带领下爆扁了F一顿,然后强令F做拿香蕉阶级。F开始不乐意,后来慢慢在B等的劝说下接受了"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这一宿命。慢慢的老资格的B、D、E猴子渐渐被淘汰,C发现自己在体力上不再占有优势,很难再通过武力让这一游戏规则继续下去,觉得十分苦恼。这时,一只最有希望升级为吃香蕉阶级(暨C的理所当然接班人)也是C谋臣的H向C进言。于是君臣定计。H开始依靠自己多懂几种猴语而在其他若干猴面前树立的权威形象向其他猴鼓吹:"每一只新来笼子的猴子都是有罪的,这种罪责来自血统……只有摘香蕉的猴子才能被(实验人员)送到天堂。"事实上,因为被水冲很容易得肺炎病倒而被实验人员淘汰掉,猴子们不知道反而以为被淘汰的猴子真的进了天堂。渐渐,猴子都相信了这套理论,并且讲给每一只新猴子听。然后就这么流传下去越传越神奇。以至于后来摘香蕉阶级的猴子都为了能摘香蕉而大打出手。……这些都是C没有想到,H没有看到的,那时他们都已经死了。

然而迷信就这么诞生了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互联网一代为什么不相信西西踢威

老大哥开始对个人博客下手了,笔者经常访问的一个技术博客月光博客居然上了CCTV,还是以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出现,月光博客还被称作“军事爱好者经常光顾的论坛”,70年代出生的站长一上电视成了“27岁”的小伙子,承认氪金狗眼已经被刺瞎。

从前,家里还没有有线电视,靠天线收看雪花飘飘的几个频道是一家人晚餐上天天都有的一道菜。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可以说是当时制作最精良的电视节目,也是每天必看的节目,那是西西踢威的黄金时代。不过自从互联网连接中国16年来,包括西西踢威在内的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除了收视率,最令一些新闻媒体担心的是他们的公信力。后一点通常在30岁以内的年轻人圈子里表现的最明显。

然而事情一开始不是这样的。

-------------------------插播一段Internet在中国大陆的简历----------------------------

1994年四月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牵头将Internet引入中国,很长时间以来Internet作为科研用途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随着1997年瀛海威在中关村打出“信息高速公路距离中国还有多远,前方1500米”的广告,各种互联网接入商群雄逐鹿,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也爆发式的增长,比如当时的四通立方论坛,现在是新浪,当时的163,现在是网易。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分享的空前迅捷、便利,然而当时互联网的成本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影响力相当有限。还记得CCTV做的那期网络生存的节目么?几个参赛者通过网络购物生活一段时间,他们在比赛的那几天里活得其实不怎么样,可见当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还不成熟。网络内容提供形式还处于Web1.0时期,网页都是静态网页,有管理员粘贴到网站上,中心化、精英化的内容管理形式,新闻类网站和传统媒体区别不大,论坛被技术员占据着,他们热衷于讨论技术问题,对世事大多只是灌水性质的讨论。雅虎靠人工编写索引制作的搜索引擎上线,Google的服务器还在乐高积木搭建的架子上处于试验阶段。人们通常使用导航网站(比如hao123)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001年,电信服务商提出“最后一公里”,将宽带网带入千家万户,并且各种包月包年计费制大幅削减了网络费用。网吧在此时期迅速发展,费用也平易近人了许多。互联网平民化真正的开始了。几大门户的良性竞争已经形成,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无论是网站技术还是新闻内容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面对大众生活的论坛越来越多,一些论坛也开始向综合论坛转型,网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论坛的讨论中去,很多新接触互联网的人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和这么多的志同道合者切磋,和意见相左者辩论。长期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的大众有了互联网这种发布信息的渠道,信息就像洪水一样洗刷着各大论坛。

搜索引擎技术日臻完善,Google、百度、雅虎搜索成为了很多网民的主页。

这一时期,一家叫‘Blogger’的网站开创了博客这种新的网络服务,每个用户都可以方便的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在上面发表文章和影音资料,展示个人网络收藏,对别人的文章发表评论和得到别人的评论……很快的,博客进入了中国,Web2.0的时代开始了。除了博客,还有以Flickr为代表的图片托管服务,Youtube(在中国大陆被屏蔽,土豆、优酷提供类似的服务)为代表的视频托管服务,Facebook(在中国大陆被屏蔽,人人网,开心网提供类似的服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SNS),Twitter(同上=。=!,饭否)一类的微博客,DeviantArt一类的为了艺术家展示个人作品而设的个人主页和交易平台。WEB2.0时期,用户生产内容的网络服务壮大并开始占据主流,网络的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每个网民都能生产内容,而且通过例如人人等社交网络上的分享传播的更广更迅速。

今天,任何人通过网络可以把信息方便地传播给任何人,由于信息中心的消失,精英们越来越无力控制信息生产和传播。对于公共事件,网民协作找出事实真相,声援弱势群体,阻止当地政府做出不明智的决定的事件层出不穷,比如那个正龙拍虎,邓玉娇案,海南PX项目,平时貌似漠不关心的人们,对于公共事件的关注和热情还是很高的。

-----------------------------插播完毕-----------------------------

其实,笔者最开始还是挺相信西西踢威的。第一,毕竟那是官方媒体,拿政府的公信力开玩笑是危险的事情(还记得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么)。第二,他们探讨的话题太高深,什么经济方针,什么外交政策,什么贸易纠纷,才活了不到20年的人基本没什么感觉,他们在报道我不了解的问题。俺上网就是看看技术文章,玩玩网络游戏,看过丁磊和方兴东们的故事,做做成为下一个他们的白日梦xD

然后事情开始变味了,互联网进入了西西踢威的视野。然后发生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

2006年,电子竞技成为了体育总局认可的体育项目,CCTV5在网络上发布2006体坛十大人物评选,代表中国参加过多次国际电子竞技赛事的李晓峰在2006年12月28号15:59之前获得了117980票,是第二名丁俊晖15911票的十倍,一小时之后,17:00,丁俊晖获得了超过9万票,一举超过李晓峰。时间前后的一段时期里,电子竞技遭到了打压,旅游卫视的游戏东西,CCTV5的电子竞技节目纷纷下线。

2008年7月2日,CCTV经济与法栏目播出《战网瘾: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纪录片。在一个纪录片里,叙述者用高度赞扬的口吻介绍了山东精神病医生、中专生杨永信治疗青少年网瘾的相关事迹,让杨永信一举成名。并将《魔兽世界》描述为一个血腥暴力恐怖刺激的网络游戏,并刻意突出网瘾与《魔兽世界》之间的联系。就连同属中宣部管辖的人民网都刊登评论指责央视严重歪曲和误导,称央视“在完全没有了解过游戏的情况下,对游戏随意臆想、猜测、评判,把一些社会问题与此生硬结合,乱下结论,这不仅不是一个学术人的作风,甚至连基本道德都存在问题”。

2009年6月18日,《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称,谷歌中国(Google.cn)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并引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批评称其“包括大量极其低级、丑陋的色情图片、视频和文字”“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众利益”。但有同样情况的百度却免遭批评。随后笔者在网络上发现一些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节目播出前的一个星期内,来自北京的关于色情词汇的搜索量骤然上升,把这些词汇顶到了前排。他们还采访在CCTV实习的高也作为大学生代表提供口供。高也也着实“火”了一阵。

2010年5月17日,《焦点访谈》节目报道,深圳网友小龙的网站“月光论坛”因在网络地图上标注了涉及“国家军事机密”的地点而被处罚。月光博客和月光论坛其实人气不大,小众IT技术网站,但是却被冠上了“军事爱好者经常光顾的著名论坛”的名号,笔者上了一年多这个网站头一次听说那个网站上有军事信息,被雷的外焦里嫩-.-!

这样一来,这家电视台给互联网一代的印象就是,这个电视台就连体育频道的新闻都不值得相信了:以前,你高谈阔论我不了解的问题,我默认你的观点是对的,现在,你反复在我了解的领域面对13亿人说谎,我不认为存在任何理由继续相信你说的话。

西西踢威必须知道,它说什么、老百姓听什么的时代不可避免地过去了。媒体从业者也应该知道,西西踢威这种滥用媒体地位和政府资源上的优势的行为,已经危及到中国大陆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声誉和政府的公信力。在web2.0时代,每个网民都有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

-------------------------正文结束,扯淡开始-----------------------------------------

一条科技新闻的传播周期,转自CnBeta

image

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

‘TEH PIRATE BAY IZ AN UNSINKABLE SHIP’海盗船不会沉没!

世界最大的BT分享站点海盗湾(Thepiratebay.org)最近又遇到了麻烦:他在德国的服务器被ISP强行离线,随后瑞典以改革现有版权制度为目标的海盗党向海盗湾提供互联网接入。在断线了十几个小时后,海盗湾重新上线,Tracker也重新开始工作。海盗湾的主页上贴了一只嬉笑的猫,以示对一直想置之死地的娱乐产业巨头们的嘲笑。

M2]]$H}0]GKWT@UQ5B[P~Q8[4]

“我是你们的天网。 你们企图控制互联网的努力只能招致无尽的嘲笑。”

在海盗湾官方博客上,他们贴出了对此事件的声明

“也许你已经知道了这个事件,有些人再一次的试图关闭我们的网站,他们不会得逞的。我们网站托管商是好人,他受到了巨额罚款的威胁,为了保护我们的朋友,我们搬走了网站,哈哈。转移网站的决定是我们做的,海盗湾,哈哈。

海盗湾是不沉之舟。只要我们愿意,他会一直在internet上航行。请记住这一点。好的,谢谢。

从2003年以来,我们,海盗湾,已经发出了四次这种笑声,哈哈哈哈。”

想起前一段时间很多中国大陆的BT网站也被强行关闭,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网站的生存空间正在遭到挤压。关于瑞典海盗湾和瑞典海盗党,他们对于改革版权制度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多数网民的支持,甚至还得到了一部分娱乐产业从业者的支持。想像一下,现有的版权制度,尤其是关于出版物,确实很疯狂。如果我买了一本书,借给身边的朋友看,我们没有犯法;然而,我扫描下来,借给网络上的朋友看,我触犯了法律。我们再想像一下广场和公园里的卖艺者,他们向公众表演自创的节目,观众们欣赏后,喜欢的,给他们一些钱表示支持,不喜欢或者认为不值得赏钱的,直接退场走人。互联网分享出版物我认为是一件好事,有很多时候,一些出版物只在一些地区销售,而另一些地区的人想要消费这些文化消费品但是没有途径取得(比如一些NHK的纪录片在中国大陆没有销售,Phil Colins的歌曲在2004年以前在东北的各大音像店均没有销售);购买一张专辑之前,我们需要听一下这张专辑,判断是否需要购买,而每次都去音像店试听真的是不方便;很多艺术家创作了一些艺术品(包括音乐和影视在内),受制于各种限制,他的艺术影响传播的很有限,但是互联网可以减少那些真正有才华的艺术家被埋没的几率(比如最近在Youtube上面发现的一个瑞典乐队,他们的歌曲很好听,但是他们的专辑在我所在地是买不到的)。

然而娱乐业的几大巨头对各国的政府的影响大大高于希望做出这些改变的声音,即使是在海盗湾的老家瑞典,几个创始人也都“进去过”,可是罚款、牢狱、不利的政治环境并没有减少他们的热情,就像海盗党在他的网站上说的,他们认为现有版权制度已经开始不利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他们只是“做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科学只是现实投影在人的认知上的模糊影像,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正确,对于一个个体来说,他只能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他认为的正确和既得利益者冲突之后,他不能不面临两难的选择,或者承认既得利益者对真理的垄断,或者挑战既得利益者的宣传和暴力机器。

中国的江湖的绿林,西方的江湖在海上,海盗湾的团队相信自己正驾驶一条海盗的舢板,挑战国王们的军舰。

The_Pirate_Bay_wallpaper_by_sine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