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互联网一代为什么不相信西西踢威

老大哥开始对个人博客下手了,笔者经常访问的一个技术博客月光博客居然上了CCTV,还是以泄露国家机密的罪名出现,月光博客还被称作“军事爱好者经常光顾的论坛”,70年代出生的站长一上电视成了“27岁”的小伙子,承认氪金狗眼已经被刺瞎。

从前,家里还没有有线电视,靠天线收看雪花飘飘的几个频道是一家人晚餐上天天都有的一道菜。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可以说是当时制作最精良的电视节目,也是每天必看的节目,那是西西踢威的黄金时代。不过自从互联网连接中国16年来,包括西西踢威在内的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除了收视率,最令一些新闻媒体担心的是他们的公信力。后一点通常在30岁以内的年轻人圈子里表现的最明显。

然而事情一开始不是这样的。

-------------------------插播一段Internet在中国大陆的简历----------------------------

1994年四月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牵头将Internet引入中国,很长时间以来Internet作为科研用途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随着1997年瀛海威在中关村打出“信息高速公路距离中国还有多远,前方1500米”的广告,各种互联网接入商群雄逐鹿,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也爆发式的增长,比如当时的四通立方论坛,现在是新浪,当时的163,现在是网易。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信息分享的空前迅捷、便利,然而当时互联网的成本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影响力相当有限。还记得CCTV做的那期网络生存的节目么?几个参赛者通过网络购物生活一段时间,他们在比赛的那几天里活得其实不怎么样,可见当时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还不成熟。网络内容提供形式还处于Web1.0时期,网页都是静态网页,有管理员粘贴到网站上,中心化、精英化的内容管理形式,新闻类网站和传统媒体区别不大,论坛被技术员占据着,他们热衷于讨论技术问题,对世事大多只是灌水性质的讨论。雅虎靠人工编写索引制作的搜索引擎上线,Google的服务器还在乐高积木搭建的架子上处于试验阶段。人们通常使用导航网站(比如hao123)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2001年,电信服务商提出“最后一公里”,将宽带网带入千家万户,并且各种包月包年计费制大幅削减了网络费用。网吧在此时期迅速发展,费用也平易近人了许多。互联网平民化真正的开始了。几大门户的良性竞争已经形成,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无论是网站技术还是新闻内容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面对大众生活的论坛越来越多,一些论坛也开始向综合论坛转型,网民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论坛的讨论中去,很多新接触互联网的人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和这么多的志同道合者切磋,和意见相左者辩论。长期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的大众有了互联网这种发布信息的渠道,信息就像洪水一样洗刷着各大论坛。

搜索引擎技术日臻完善,Google、百度、雅虎搜索成为了很多网民的主页。

这一时期,一家叫‘Blogger’的网站开创了博客这种新的网络服务,每个用户都可以方便的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在上面发表文章和影音资料,展示个人网络收藏,对别人的文章发表评论和得到别人的评论……很快的,博客进入了中国,Web2.0的时代开始了。除了博客,还有以Flickr为代表的图片托管服务,Youtube(在中国大陆被屏蔽,土豆、优酷提供类似的服务)为代表的视频托管服务,Facebook(在中国大陆被屏蔽,人人网,开心网提供类似的服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SNS),Twitter(同上=。=!,饭否)一类的微博客,DeviantArt一类的为了艺术家展示个人作品而设的个人主页和交易平台。WEB2.0时期,用户生产内容的网络服务壮大并开始占据主流,网络的去中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每个网民都能生产内容,而且通过例如人人等社交网络上的分享传播的更广更迅速。

今天,任何人通过网络可以把信息方便地传播给任何人,由于信息中心的消失,精英们越来越无力控制信息生产和传播。对于公共事件,网民协作找出事实真相,声援弱势群体,阻止当地政府做出不明智的决定的事件层出不穷,比如那个正龙拍虎,邓玉娇案,海南PX项目,平时貌似漠不关心的人们,对于公共事件的关注和热情还是很高的。

-----------------------------插播完毕-----------------------------

其实,笔者最开始还是挺相信西西踢威的。第一,毕竟那是官方媒体,拿政府的公信力开玩笑是危险的事情(还记得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么)。第二,他们探讨的话题太高深,什么经济方针,什么外交政策,什么贸易纠纷,才活了不到20年的人基本没什么感觉,他们在报道我不了解的问题。俺上网就是看看技术文章,玩玩网络游戏,看过丁磊和方兴东们的故事,做做成为下一个他们的白日梦xD

然后事情开始变味了,互联网进入了西西踢威的视野。然后发生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

2006年,电子竞技成为了体育总局认可的体育项目,CCTV5在网络上发布2006体坛十大人物评选,代表中国参加过多次国际电子竞技赛事的李晓峰在2006年12月28号15:59之前获得了117980票,是第二名丁俊晖15911票的十倍,一小时之后,17:00,丁俊晖获得了超过9万票,一举超过李晓峰。时间前后的一段时期里,电子竞技遭到了打压,旅游卫视的游戏东西,CCTV5的电子竞技节目纷纷下线。

2008年7月2日,CCTV经济与法栏目播出《战网瘾:谁把天才变成了魔兽》纪录片。在一个纪录片里,叙述者用高度赞扬的口吻介绍了山东精神病医生、中专生杨永信治疗青少年网瘾的相关事迹,让杨永信一举成名。并将《魔兽世界》描述为一个血腥暴力恐怖刺激的网络游戏,并刻意突出网瘾与《魔兽世界》之间的联系。就连同属中宣部管辖的人民网都刊登评论指责央视严重歪曲和误导,称央视“在完全没有了解过游戏的情况下,对游戏随意臆想、猜测、评判,把一些社会问题与此生硬结合,乱下结论,这不仅不是一个学术人的作风,甚至连基本道德都存在问题”。

2009年6月18日,《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称,谷歌中国(Google.cn)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并引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批评称其“包括大量极其低级、丑陋的色情图片、视频和文字”“严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公众利益”。但有同样情况的百度却免遭批评。随后笔者在网络上发现一些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节目播出前的一个星期内,来自北京的关于色情词汇的搜索量骤然上升,把这些词汇顶到了前排。他们还采访在CCTV实习的高也作为大学生代表提供口供。高也也着实“火”了一阵。

2010年5月17日,《焦点访谈》节目报道,深圳网友小龙的网站“月光论坛”因在网络地图上标注了涉及“国家军事机密”的地点而被处罚。月光博客和月光论坛其实人气不大,小众IT技术网站,但是却被冠上了“军事爱好者经常光顾的著名论坛”的名号,笔者上了一年多这个网站头一次听说那个网站上有军事信息,被雷的外焦里嫩-.-!

这样一来,这家电视台给互联网一代的印象就是,这个电视台就连体育频道的新闻都不值得相信了:以前,你高谈阔论我不了解的问题,我默认你的观点是对的,现在,你反复在我了解的领域面对13亿人说谎,我不认为存在任何理由继续相信你说的话。

西西踢威必须知道,它说什么、老百姓听什么的时代不可避免地过去了。媒体从业者也应该知道,西西踢威这种滥用媒体地位和政府资源上的优势的行为,已经危及到中国大陆整个传统媒体行业的声誉和政府的公信力。在web2.0时代,每个网民都有力量发出自己的声音。

-------------------------正文结束,扯淡开始-----------------------------------------

一条科技新闻的传播周期,转自CnBeta

imag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